2025年 1월 21日 ( 화요일 )

胎教良好的婴儿睁眼更早

李教源的《爱之水诞生》和“人之关怀”⑩

(文|李教源 整理|崔彰根)通过持续观察婴儿,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: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间因人而异。

当刚出生的婴儿哭泣时,如果将他们放在母亲的胸口上,有些婴儿会很快停止哭泣并睁开眼睛;但也有些婴儿即便在母亲怀抱中超过30分钟,却只会哭闹,仍然不肯睁开眼睛;有些婴儿甚至需要一个小时以上才会睁眼。

这种现象通常与胎教有关。如果婴儿在孕期的十个月里未能与父母进行充分的互动,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未能与母亲很好地“配合”,往往婴儿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

遗憾的是,这样的婴儿可能还没来得及看到母亲的脸,就被送往新生儿室,因为他们尚未做好迎接这个世界的准备。
这样的婴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,都处于不适和痛苦的状态,甚至连与母亲的第一次互动也无法顺利进行。这就意味着母子之间错过了彼此“印记”的关键时刻。

胎教出现问题,会直接影响婴儿睁开眼睛的时间,并可能进一步导致“印记缺失”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往往是环环相扣的。

接受过良好胎教的婴儿意味着做好了准备,感到被保护并对未来充满安全感。相反,缺乏胎教的婴儿则如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暴露于未知的危险之中,容易受到更大的冲击。这种影响甚至会延续到婴儿今后的人生中。我们可以观察到,在与父母之间拥有深厚情感纽带的家庭中,孩子通常能够健康成长,问题较少。

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因人而异。有些人可以轻松适应,而另一些人则需要时间来调整。我认为,适应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,它会直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
有些婴儿因为难以忘记胎内环境而难以适应外部世界。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,婴儿可能经历紧张、恐惧和不安交织的复合压力。

提升适应能力对于人生至关重要。我们需要具备无论身处何种环境、面对何种挑战都能够克服的能力。

人类的生活与非洲草原、沙漠或丛林中血腥的自然生存舞台并无本质区别。在婴儿踏上人生舞台之前,父母有责任帮助他们培养与他人共存的能力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,就是胎教。

spot_img

热门文章